泰万菌素与替米考星在蓝耳病防控中的区别
一、药物本质与抗菌谱差异
1. 泰万菌素(大环内酯类抗生素)
- 特点:对支原体、蓝耳病毒(部分研究显示可抑制病毒复制)、胞内劳森菌(回肠炎)效果突出,对革兰氏阳性菌及部分阴性菌有效。
- 作用机制: - 抑制细菌蛋白质合成,高浓度时可影响蓝耳病毒的囊膜蛋白合成,降低病毒载量;
- 亲脂性强,易在肺部和巨噬细胞中聚集,针对性控制呼吸道感染。
2. 替米考星(大环内酯类抗生素)
- 特点:抗菌谱更广,对支原体、副猪嗜血杆菌、巴氏杆菌等效果显著,但对蓝耳病毒无直接抑制作用,主要通过控制继发细菌感染缓解症状。
- 作用机制: - 与细菌核糖体结合,抑制蛋白质合成,对需氧菌和厌氧菌均有一定活性;
- 碱性环境中活性增强(如肺部偏碱性),但对蓝耳病毒的免疫抑制无改善作用。
二、在蓝耳病防控中的核心应用差异
1. 泰万菌素的适用场景 - 目标:抑制蓝耳病毒复制、控制继发支原体及回肠炎。
- 使用方案: - 稳定猪场预防:断奶仔猪拌料泰万菌素(500-1000g/吨),连用7-10天,降低蓝耳病激活风险;
- 蓝耳病活跃期:全群拌料泰万菌素(1000g/吨)+多西环素(500g/吨),连用14天,配合免疫增强剂(如黄芪多糖),减少病毒载量;
- 优势场景:适用于存在蓝耳病与回肠炎混合感染的猪场(泰万对胞内劳森菌特效)。
2. 替米考星的适用场景
- 目标:快速控制蓝耳病继发的严重细菌性呼吸道感染(如副猪、巴氏杆菌)。
- 使用方案: - 急性发病期急救:当猪群出现高热、喘气、死亡率升高时,肌注替米考星(10-20mg/kg),配合氟苯尼考,每日1次,连用3天,缓解肺部炎症;
- 拌料方案:替米考星+复方阿莫西林(阿立先),连用10天,针对蓝耳病继发的细菌性肺炎;
- 注意:替米考星对心血管系统有刺激性,妊娠母猪及肾功能不全猪慎用(可能导致流产或中毒)。
3、替米考星和泰万菌素都属于大环内类的药物,这类药物都属于碱性的,而且他们有一定的靶向性,都能够在口服吸收之后,高浓度的聚集在猪的肺部,在肺部形成非常高的浓度,从而改变肺部的PH值,那么蓝耳病毒,它非常喜欢攻击猪的肺部,在肺部进行增殖,通过改变猪的肺部的PH值之后,能够抑制蓝耳病毒在肺内增殖的过程。
4、蓝耳病毒引起猪发病死亡的过程,很大一个程度是由于造成了肺的继发感染,导致传胸、链球菌,包括副猪、支原体的感染,最终导致猪群出现严重的混感问题,造成损失。替米考星、泰万菌素,在肺部还能够很好的抑制继发感染这样一个过程,通过这两点就说明了泰万菌素包括替米考星能够很好的控制蓝耳病这样一个机理。
5、替米考星和泰万菌素在压制蓝耳病毒方面,它俩有哪些区别?
首先在使用剂量方面它俩是有区别的,如果我们想达到一种能够压制蓝耳病毒这样一个剂量的话,替米考星需要达到每一公斤体重,需要10到20毫克,那么泰万菌素需要每一公斤体重2.5到5毫克,泰万菌素它需要的剂量会更低一些,在母猪保健这一块,大家要知道母猪它的体重四五百斤,而且每天处于限饲的状态,它的采食量是偏低的,这种情况下的话,其实泰万菌素,更能够满足母猪群的一个需求,如果我们使用替米考星的话,它的剂量会比较大点。
6、第二点就是替米考星和泰万菌素,它俩在抗菌谱方面也是有一定区别的,替米考星在针对革兰氏阴性菌方面。要比泰万菌素要更强些,尤其针对,巴氏杆菌,包括传染性胸膜肺炎,防线杆菌,包括副猪嗜嗜血杆菌,它的效果替米考星要更强一些,所以说在保育猪,咳喘这个阶段,尤其是出现蓝耳病的继发感染,更适合使用替米考星去用于仔猪的咳喘的治疗,包括保健。 所以说根据以上两点,大家能够看出来,替米考星它的用途,更适合仔猪用于蓝耳病的保健,包括治疗,那么泰万菌素,更适合母猪群,用于蓝耳病的压制。
(本文仅供参考,请在专业人士指导下使用。)
转载声明:本文源自网络,转载请注明出处。免责声明:凡本网站注明“来源”的文章作品均转载相关媒体或网络,版权归原作者和原出处所有,文章主要供大家学习交流使用,如有违规侵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